目前分類:科學發展 (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◎大變局——中國民間企業的崛起與變革時爲1984年底。淘金口上打下了第一根椿。1986年,珠江 實業與一家美國的華裔公司——景文太平洋公司達成合作協議, 準備投資6000萬美元。1987年7月,外商來廣州草簽合同o 至於案名,珠江實業原來的考慮是「珠嶺大廈」,立項時改 爲「珠江實業中心」。但景文太平洋公司認爲「名不副實」,名 氣大小。於是建議說,全世界有近50個城市擁有世界貿易中心 大廈,因爲它們都是「世界貿易中心會」這個民間組織的成員, 大廈以會員的名字命名。他說:「廣州又沒有這個名字,你們可 以用嘛!」也巧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廣州、重慶都加入了上述 組織。廣州理所當然可以有一座世界貿易中心大廈。但改名的報 吿送上去後,卻不被批準。因爲有關部門認爲,「世界貿易」是 它們的特有範圍 執很久,珠江實業乾脆找到廣州的「世界貿 易中心會」,說:「你們將來到我們的大廈辦公吧。我們給你們 提供500平方米,分文不取。」市長辦公會議最終決定,把廣州世界貿易中心大廈的名字交 給那座還未露出地面的大廈。
資金與政茉好的項目定位,權威性的案名都已確定,接下來,關鍵在於 資金。然而由於景文太平洋公司的主要股東都是臺商,而1988 年以前,臺商來華投資大都是試探性的,所以他們以美籍身分小 心入境,惟恐臺灣當局找麻煩。股東意見不一,資金遲遲不能到 位,「世貿」陷入了巨大的饑渴,塡平窪地、建造地下層的工作 只能「零敲碎打」。

peingan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四章地產英雄◎因此,尤其不能忽視項目當地的文化背景和社會內涵。開發商在 向其它先進樓盤和地產學習的時候,一定要知道,技術上、功能 上的東西是很容易拿來的,但其所潛藏的特有的地域文化內涵卻 不可以簡單地移植和照搬,必須與本土的地情相結合,眞正做到 因地制宜。
因時因地,還要因人o所謂因人,是指房地產開發商一定 要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,對自身的核心能力和發展潛力有一個全 面、淸醒的認識,然後運用科學的思路和方法制定出一套量身定 造的方案來。

peingan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◎大變局——中國民間企業的崛起與變革屬」,很多企業的毛病就在這裡。
私營企業在中國的出現,是中國民間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 里程碑。它意味著,產權將成爲對企業家行爲的重要激勵。從最 早的「脫困激勵」到「產權激勵」,民間企業家等了 10年。

peingan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◎大變局——中國民間企業的崛起與變革承認,也是沒有用處的。魯冠球淸醒地選擇了後者。他對「自己 的產權」這個最敏感的問題做了模糊的界定。他曾經說:「萬向 集團的產權架構有自己的特點,越往上越模糊。萬向錢潮上市公 司的產權架構是最淸晰的,有限責任公司也都是淸晰的,從集團 的角度講就有點模糊了。我們的產權是企業所有,是企業的員工 所有,這樣我們就能享受一些優惠政策。第二方面,我們的積累 資本,一半屬於政府,一半屬於員工。但員工部分沒有明晰到個 人。我們是下面明晰,上面不明晰。我們有股份公司、有限責任 公司,以及股份合作制。股份合作制是最模糊的東西,都明晰 了,水至淸則無魚,每個人都有隱私,企業也有自己的『隱 私』。」魯的這種樸實而高超的「產權經濟學」,實在不是那 些急於讓一切產權都透明化的經濟學家們能領悟的。

向您推薦:大安區西醫醫院診所  西區美睫  中山區美甲  

peingan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序章大幕拉開◎計,不願改弦易轍;亦不甘屈|_西洋資本主義國家雄厚的經濟 力量之下,因而在反壟斷的孤軍奮鬥之下,導致了周轉不靈的困 境。胡雪巖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資本家;如果在現代一定會獲得政 府的支持,但當時的當政者並無此種意識。所以他的失敗,可說 是時代的悲劇。」在大廈將傾之時,胡雪巖痛心地說:「我同洋 人『商戰』,朝廷在那裡看熱鬧,甚至還要說冷話、扯後腿,我 這個仗打得過、打不過人家?」不要以爲官方對洋人的屈^就意味著他們會學習洋人,恰恰 相反,他們一直厭惡外來的知識和方法,不管它們多麼有用。17 世紀的一位西方傳敎士在一封信中寫到:「『西』(Western)這 個字很不受歡迎,皇帝布吿裡都是用『新』字。實際上,只有想 蔑視我們的人才用『西』字。」開明的康熙皇帝也吿誡臣民說, 即使西方的東西與我們不同,甚至有所改進,也無什麼新穎之 處,一切數學原理皆源於易經,西方的東西都來自中國。到了乾 隆的時代,1792年,英國派出馬嘎爾尼爲代表的貿易代表團, 希望與中國「自由貿易,協定關稅」,但因爲他不肯行跪拜之禮 而被乾隆拒絕。我天朝「無所不有,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 無」。48年後,在貿易行不通的地方,終於響起了槍炮之聲。 歷史學家蔣廷黻曾對此評論說,是1840年前我們對人家的不公 正,導致了 1840年之後人家對我們的不公正。
百年國恥,其痛何如!知恥方能後勇!

peingan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三節資源開發主要任務是負責全流域統一規劃、階段實施目標和方案,以及主體 工程設施建筑和施工標準的制定、監察和管理。
第三,建立長江流域社會防洪建設基金。資金是建立長江防 洪體系和治理流域環境生態的基本條件之一。為了確保資金來 源,需要廣開門路。從江蘇省1998年防洪的經驗看,建立長江流 域社會防洪基金是十分必要的,其作法是中央及地方政府、銀行和 沿江百姓進行共同集資,集中管理和使用。考慮到長江流域防洪 減災的投人產出效益為1:9,銀行的本息可以通過政府的稅收逐 年償還。此外,還可考慮建立長江流域洪災保險基金體系,以確保 災后賠償和加速災區恢復重建工作。

peingan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三章長江干流地區經濟總體發展思路土流失面積自50年代的36萬平方公里上升到目前的56萬平方 公里,每年土壤侵蝕量達22.4億噸。與此同時,大規模開展的公 路、鐵路、礦山開采和城鎮建設同樣造成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的加 劇。據統計,長江上游地區每年因開發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積 達800平方公里,由此產生近1億噸的泥沙入江。如此大量的生 態環境破壞致使長江由清變濁,目前幾乎達到了“一碗水、半碗泥” 的地步。
第二,圍湖造田,中游地區蓄洪調節能力下降。由于長期大規 模的圍湖造田,中游地區承擔蓄洪重任的8大湖泊面積自1950年 初以來減少了 33%,減少面積達5500多平方公里。其中素有“千 湖之省”美譽之稱的湖北現存湖泊不足400平方公里,“八百里洞 庭”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面積也縮小了 2000平方公里,而鄱陽湖的 面積也從1954年的5100平方公里減少到1997年的3859平方公 里。如此大規模的造田運動增大了淤積速度,降低了流域的洪水 “蓄匯”和調節能力,嚴重破壞了長江中游地區的河流生態環境,加 劇了水患災害。

peingan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